降价期将近 国内上市公司淡定处之

发布日期: 2010-12-09 | | 【关闭窗口】

2010年,注定是外资医药公司不平静的一年。继去年多达307种国产药品价格平均下调40%后,发改委的降价脚步终于“走”向了外资企业。当史无前例的外资医药降价幅度于近日公布后,本被外界认为会再掀波澜的医药市场各方,却意外地引发了只降不跌的现状。

2010年11月30日,发改委发布了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数据:自12月12日起将降低48个通用名,174个品规单独定价药品最高零售价格,平均降幅19%。取消13个通用名,16个品规药品单独定价权。

名单公布后,已被医改及基本医药目录“爆炒”许久的医药市场再度火热。据悉,此次医药价格调整是发改委自1997年以来进行的第26次降价。不同的是外资原研药占据了近62%的比例。平均19%的降价幅度也创下了外资医药降价的最严政策。

消息传出后,12月1日医药板块集体走低,盘中一度大跌至5%,收盘价跌3.53%。其中个股近九成下挫,资金流出7.64亿元。领跌大盘。

此时的一切数据,看起来都符合发改委调整药价的初衷。然而次日,此次降价幅度达15%的阿莫西林老东家—联邦制药却意外在资本市场强势反弹11.5%,以成交1348万股的成绩高调回归。

自此,史上最严厉的外资医药降价随即遭到了各方淡定处之:企业宣布“在我们的意料之内”、机构的唱好不唱衰“此时为买入良机”、专家界定位“影响基本微乎其微”……

一场针对外资医药公司的最严厉政策,却并未如预期般带来较大的冲击,原因何在?

外资降价利好迷局

“此次药品价格下调针对目标为外企的原研药产品,但对这些公司是基本没有影响的,目前看来就是一个空头炮”。安邦分析师边晨光对记者称。

据资料显示:目前我国所有三甲医院全年药品销售额中,70%以上为外资药品。此次发改委降价的174种药品中,涉及了40家外企的107种药品,占比近62%。

其中,罗氏制药产品头孢曲松由原来的93.8元降为65.7元,降幅为30%,中美上海施贵宝公司生产的卡托普利降幅达35%……均为降价幅度居高企业。而在过去25次药价调整中,外资降价的最高幅度仅为15%。

在发改委降价公告发布后次日,联邦制药发布声明称:公司董事会预期降价不会对集团财务及营运有重大不利影响。据联邦制药公司透露:联邦制药旗下降价产品阿莫西林仅占公司总营收6%,公司预计此次价格调控对2011年的总营业收入仅会带来不超过1%的降幅。

此外;联邦制药的阿莫仙最高零售价下调12.7%后实际零售价也并未达到调价后的最高零售价,预计出厂价不会有大幅下调。联邦制药表示:“价格的降低有利于公司提升产品的销售,从而抵消价格调整带来的不利影响”。

随后机构也不再唱衰。12月1日魔通发布声明:降价对联邦制药销售收入仅只造成微不足道的影响,目标价由25元,上调至27元。永丰金证券称此轮下跌联邦制药低估值将带来买入良机。德银同样表示,应趁弱势买入联邦制药。

同样位处降价高位的罗氏公司则同样表现出乐观心态。据悉:此次罗氏降价产品头孢曲松由原来的93.8元降为65.7元,降幅30%看似幅度较大,但同期国内此类产品的仿制药最高限价却仅为7元。降价30%后仍高出国内同类产品9.4倍。

“外资医药价格下调在短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。原研药价格高,因此利润空间比较大。并且罗氏的降价药品也并非他们的主打产品”。边晨光对记者表示。

国内上市公司淡定处之

发改委的第26次医药降价,从品种上来看,针对的都是化学制剂的单独定价产品,以原研药为主。除上述言及占比62%的外资企业外。降价范围还涉及8家A股上市的医药公司,平均降价幅度为11.89%。
 
其中,康恩贝的奥美拉唑降价幅度为24%,丽珠集团的丽珠得乐平均降价幅度为26%左右。浙江医药的来立信降幅约为18-35%。就此,记者随即采访了相关降价上市公司。

降价幅度为26%的丽珠集团一知情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现得极为乐观:“我们公司对15%的降价幅度比较满意,相对于其他企业而言,我们公司算比较幸运的。降价从短期来看利润会受影响。但是由于提前准备,因此我们一直有后续的新产品跟进,并且此次的产品仅是在一个省出售,我们还有很多全国性的产品”。

此外,丽珠集团相关人士还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:“此次降价对公司的影响并不大,因为价格下调的空间不是很大,并且公司品种很多,降价产品并非我们的特别重要的品种。降价的认识一直都在,解决办法就是降低成本。但实际上,价格的降低,从成本是可以抵消一部分影响的”。

同样位处降价名单中的康恩贝集团产品经理吕先生对记者表示,公司早在两年前便已开始着手准备降价后,市场举措:“在基本医药目录出来后,公司已经有所预料,因为这个产品的品类是在目录中。趋势只是早晚的问题,所以我们已经提前有所准备”。

而来立信所属的浙江医药公开表示:“此次降价产品只是其制剂板块中较大的一个品种,这两年该产品的价格一直在下降,但销售规模一直在扩大,因此可以抵消价格下降。所以影响并不大”。

“价格下调对于上市企业还是利好。有一部分上市企业是涉及到的,但是都不是主要产品,所以影响其实是微乎其微的。国内很多药品外企价格都比较高。医保造成了价格的居高不下。外企药卖得高,就意味着利润高。降价对国内企业都是一种利好的影响”。上海证券分析师赵冰对时代周报记者称。

26次“复读机式”下调

“发改委的降价现在像复读机,降价已经说了很多次很多年了。这次可以说是一个信号,发改委要对外资的原研药下手,但是就现在的幅度来说,对外资造不成伤害。而这种局势是否能对国内医药公司造成利好,这还是疑问”。边晨光对记者表示。

当医改概念推出,国家基本医药目录甄选工作开始后,药品降价便成为了医药行业最为敏感与关注的话题。去年8月,国内307种基本药物制度开始实施,平均降价幅度达40%,成为入选基本药物目录的“先行者”。

此时,国内医药行业却发出了另一种声音:外资企业原研药的价格,是否也该调调了?当此次外资价格下调后,市场传出:“这是外资为进入医药基本目录所做的准备”。

对此,赵冰对记者否认了这一观点:“大众版的基本药物目录涉及的中高档产品并不多,他们不做这块市场的。”而边晨光也对记者表示:“对于外资进入基本药物目录而言,基本药物对于化学药而言肯定是仿制药,专利药价格根本承受不了这样的降价。”


共2页: 上一页 1 [2] 下一页
来源:时代周报

【打印】 【关闭】